专家课题
    ZHUAN JIA KE TI
【姜姜专栏】“在路上”--一个普通老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全国中小学课堂转型与教学创新银川峰会参会日记
发布时间:2019-12-09      点击次数:16668

银川印象


7

11


飞机即将落地,下方是此次会议的目的地:银川。

说好的塞下江南呢?民间传说中的那个神奇而美好的凤凰城呢?为什么广袤无垠的黄褐色映入眼帘,刺得干疼。我几乎闻到了黄沙的味道。我忍不住跟自己开玩笑:莫非让我们科研转型为环境治理?

落地,出机场,乘车,到达宾馆。一切就绪,长舒一口气,这才有了观赏四周的情致。不错啊,满眼的绿色。这是银川的郊区,竟然有那么精致的绿化公园。高蓝的天空,轻飘的云朵,明媚的阳光。后来才知道,银川地广人稀,为了最大限制地防止沙化,他们再所有能绿化的地方都极尽所能的绿化,所以满眼都是精致的小公园,这对于我这个来自人满为患地带的人来讲,真的感觉他们享受绿色好奢侈啊!最可喜的就是据说这里的夕阳要从八点之后,乃至八点四十看情况而定。估计今天的夜晚回来的极晚。

会务组的会议餐太贵了,我们可是一群勤俭节约的好同志,当下决定自己觅食吃!

初来乍到,实在不知哪有吃饭的地点,向东1公里,向南一公里,均未找到小饭店,我感慨:银川人民只爱工作不爱吃!而且发现银川人民行车都可以盲开还那么有秩序!马路极其宽广,可是行车线似有若无的存在,车辆呼啸而过绝不东倒西歪!我们又折向北1公里,嗯,不错有好几个大饭店,可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来着——省钱!于是向西,2公里之后,果然上天不负有心人,大酒店,小摊点什么的都有,还有一个农贸市场,不想吃晚饭了,还有水果吃!

距离我们居住所在步行一刻钟左右的地方是个小广场,7点半之后,夕阳悬在地平线之上,不同年龄,各种职业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休闲娱乐。这里的娱乐设施让我想到两个关键词:慢生活,上世纪。

这里的一切都营造着一种恬静惬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让人们品评生活的美酒,感受生活的美好,味觉、视觉、听觉都得到了满足。

记得在哪里见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有几个银川人结伴到北京出差,一同挤上一辆公共汽车。其中一人就把自己和同伴的票都买了。当操着京腔的票员高声喝斥伙伴买票时,他回答道:“我们是一搭里的(一块来的)”。可票员却牛皮哄哄地说:“意大利的,就是美国鬼子也得买票”。如此“伶牙利齿”给银川人造成的伤害和窘态是可想而知的。

银川人就像银川话一样俏皮而又纯朴。你若问路,必定会得到你最满意的答复,即便是他也说不很清楚,也一定要帮你弄清楚。当你表示感谢的时候,他们的脸上竟然露出羞涩,连忙摆手:不要感谢,不要感谢!那种热情只让我透彻理解了两个词:质朴纯正,心地善良。

银川的好是在我的心里。可又不得不说一说银川的饭,我真的需要适应。这里的话和这里的饭都和西安很相近,又不完全相同。就拿“羊肉泡馍”来说。虽然是正宗在西安,一经银川人灵巧的双手,便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清澈鲜美的汤热气腾腾,洁白细腻的粉条静卧碗底,滑嫩爽口的羊肉片飘飘荡荡,筋道耐嚼的馍疙瘩沉沉浮浮,再经鲜红辣椒油和碧绿香菜的点缀,色香味一应俱全,吃起来,唉,别人说是妙不可言,而我只能不停的吸溜着舌头含混不清的说:要是不辣就更好了!

  估计这一周的会议将始于辣,终于辣,而我或许会爱上辣。一切刚开始,一切在路上。


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


7

12

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6点要进早餐。都怪银川的黄昏来得过晚,隔壁房间同仁出现了时差:半夜两点,他们还相谈甚欢。敬佩的是这么早,他们依然精神奕奕。可见这次会议是多么令人期盼。

会议准时开始。

大标题:基于颗心素养下的全国中小学课堂转型与教学创新银川峰会

关键是“峰会”这两个字。

关于峰会,其“峰”字,顾名思义就是“高峰”、“顶峰”之意,有权威、高级之意。“峰”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就是“先锋”和“尖锋”,也就是“领先”和“敏锐”的意思。有句话叫山高人为峰,所以峰会也可看作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对决。这几年峰会,多用来指涉及多国或多边国际性问题的、由各国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预计会达成某些共识或某些共同纲领性文件的国际会议被称峰会。

我不由地端正了一下我的坐姿。

最先讲座的专家是赵才欣教授。报告:基于核心素养,追求改革创新——课堂转型与教学环节改进。

赵教授从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演变开始讲起。与与会老师一起回顾了杜威等国外专家的教学论。根据中小学课堂的演变史来看,得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核心素养。赵教授从真善美三个角度阐述了它们的一个共同中心就是“品”。(真善美都是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入手谈起。)

赵教授讲到了上海教学五环节的改进:第一是备课注重学情的分析。分析学情才能定好定准教学目标。注重课程标准的研读,作业去掉不讲道理的作业。注重多元促进健康发展(关于评价),上课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辅导尊重个性的关爱和需求。强调上好具体的课为主。

说实在的,我对上海还是什么地方教学有几个环节或者哪几个环节并不是太感兴趣,但是我对赵教授“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上好具体的课”非常认同。这些年来,课堂教学不断改革,改来改去,都存在着优点,也存在着弊端,总是在不断的改进中,甚至是推翻一个改革方案,又进行新的方案。但是终极目的却总是一个:上好每一堂课。

教育史上有过两种影响深远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一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段论”,赫尔巴特把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 “明了-联合-概括-应用”,视为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二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法”,凯洛夫用教师的施教程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课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以前,我国教育界多采用凯洛夫的“五环法”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尽管这两种结构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教育学家正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我们一线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师恐怕都经历过数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无论哪种模式,我想,组织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作好上课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教学在良好的气氛中有秩序地进行。这是任何一种类型的课中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应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这就是所谓的把学生的心留在客堂上。心在,注意力在,有什么听不清学不会的呢?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情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秩序管理方面,采用不同的组织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当学生出现课堂纪律问题时,分析原因,启发诱导,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进行解决,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又要看到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的长处,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教师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平静专注而又关切的目光,进入意境感情充沛地讲解,富有感染力、鼓动性、幽默感的语言“俘虏”学生,创立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团体关系,产生一个情感上的共鸣场,使教学活动成为有趣的事,让学生乐而不倦。


做人像水,教育像山

--从设定目标开始


7

13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人生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要想创新,要想不固守在一个死角落里,那就需要设立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教学要素中行为最关键:因为行为的实施体是学生,不是教师,不是教材。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用好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专家指出了一个方向——倒三角的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步骤:目标分解:对达成要求按目标的领域来分解;任务分解:将学习的任务对照目标领域分析;起点确定:寻找到学生对目标领域的基础。目标训练应按学生为主题对学习的反馈与训练。

做人像水,教育像山。让我们的孩子顶天立地。


给与需要的错位


7

14


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我们给孩子什么,而是孩子们还需要些什么。细想,我们的教育有没有错位现象?

记得有一次远途旅行,坐的是绿皮火车,一车厢尽是七八岁到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有五六个带队老师。这一车厢的孩子简直要闹翻天,爬上爬下不说,随地乱丢纸屑、瓜子皮,说话吆五喝六、旁若无人,毫无教养可言。若说七八岁的孩子还欠缺教育,那么那些十五六岁的孩子呢?还有一些女孩子,完全没有一点点女孩子该有的样貌。直到一位老人发了火,才消停了一会儿。老师也不是没管,关键是那老师说一句,竟然孩子们有无数句话在等着。后来,老师们索性也不再管理,任由他们胡闹。

我在想,是什么导致的呢?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

那么如何才能唤醒?

只有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唤醒。因为我们永远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时也不会真正满足一个无所需求的人。

曾经跟德国友好学校访问团的老师交流,他说,德国人很奇特,他如果说对哲学感兴趣,他就去学一下哲学,但是跟他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他很有钱的话。当然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更多的是遵循自己内心的需求。当然学校从小学毕业的第一次分流也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需求所进行的指导,因此他们的人生规划开始的特别早。

  在日本,他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设有动手教室。学生做木工呀、做设计呀、做绘画呀、做陶艺呀,等等,这都叫做东西。在日本人看来,他们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持之以恒的在教育当中强调“做东西”。而至于做什么,来自于学生的内心需求。

  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再讲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问老师: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老师表示要好好想一想日后予以解答。三天后,老师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们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老师却说:“看到了吧?只有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路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走过的地方,你别想再踩出脚印来……”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禅语有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请再仔细回顾并思考一下那个妈妈和家长会的故事吧,教育是给学生最需要的。


做一个善于改变的人


7

15

一位生活不如意的年轻人,决定找心理医生咨询,帮助自己改变目前的状况。
      他找到了一家位于巷子里的诊所,走进了医生的候诊室,发现里面布置得很雅致,但没有护士。候诊室里有两扇门,一扇写着“男人”,另一扇写着“女人”。
      他走进那扇写着“男人”的门之后,发现里面又出现了两扇门。一扇上写着“乐观”,另一扇写着“保守”。知道自己是个保守的人,于是年轻人推开了那扇写着“保守”的门。
      结果,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又有两扇门的房间。其中一个写着“冒险改变”。另一个写着“保留旧习”。他知道自己难以割舍熟悉的一切,所以他进了“保留旧习”。通过那扇门以后,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巷子里。
      由于对未来的恐惧,对自己的缺乏了解,人们多不愿主动放弃现有的习惯模式,就像这个守旧的年轻人一样,最终仍回到原来的“巷子里”。 

银川教育科学研究所 芦苇所长的报告《找准支点 推进改革——课堂转型的银川实践》中,他讲了银川教育的转型经历;江苏教师潘健民在《教学行为转型与创新——基于自觉教育现实的实践与思考》中阐述了他的自觉教育思想。宁夏银川市教科所仇千记《我的阵地我做主——爱教学》,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课后作的报告着重讲了她成长经历中最大的收获感悟:做一个善于改变自己的人。

怎么改变呢?上海特级教师朱老师(对不起,忘记了姓名)谈到我们在处理文本时的理念改变:

文学最不需要统一口径,它的生命力或者说永恒的魅力,就在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才有说不尽的哈姆雷特和红楼,有说不清的唐诗和宋词。一旦文学只有一种解读了,文学就死亡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总是在谈教学要以人为本,其实真的是以人为本吗?我们是以我们以为的作品为本,所有的学生为主体的目的都最终指向我们想要的那个目的,因材而教和因实而教才是我们需要的。

文本解读一定有“我自己”的参与。把学生放在心尖上,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波段上,包括语言、包括态度,包括世界观,有温度地慢慢提升学生的认知。态度影响着教学的说服力,温度决定了教学距离的远和近。课堂的深度来自于教学的细节。所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无非存于细碎琐杂之间。教学效率高低的前提在于心态。思维训练在教学中举足轻重。

他讲到曾经去一个地方上《荷花淀》。结果那个班的学生已经学过,而且上了三个课时。于是他就从寻找艺术的留白开始。这是智慧,让我想到了我去聊城上课的情形。那一次,我也没想到是在一个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里,而且我要讲的内容不但上过了,还上过了拓展课。虽然我自己觉得也是急中生智了,但是今天受朱老师的启发,觉得还有更智慧的处理方式。

生活的领悟、人生的启迪方为境界。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理念:不必每天的相处都记得,只要在人生的旅途中,某一刻,突然想起我说过的那句话,帮了忙,那我就是成功的幸福教师。

这些报告告诉我一个共同的感受:如果不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又怎么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沿着“保守”、“保留旧习”之路,只能是回到原来的“巷子里”。教师自身的转变意识决定了教育转变的方式和速度,进而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课堂的艺术火花

--作一个短暂的结束,却是一直在路上


7

16


上海特级教师朱老师上《猫》。

堵车晚了,给孩子们道歉,询问可以上课了吗?让孩子们放松一些,不要太紧张。

声音真好听,浑厚而且透着安抚人心的磁性。

教师在聊天中很随意的询问是否看过这篇小说,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询问:写了几只猫?写了哪些人?可不可以改成《养猫》?和《猫》的不同在哪里?主角不一样。前者是人的世界,后者是猫。那么三只猫都是主角吗?学生谈理由。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文本。而且还联系写作结构的安排。

有一个小细节朱老师是由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讲解的:张嫂和李婶,嫂和婶的关系,和本人的关系,最后谈称呼的理解。这个环节用了近10分钟,很多老师觉得不知所云时,后面很重要的在人与猫的环节处,有了这一个小细节的铺垫,学生一下懂得了为什么猫会被人误解的深层内涵。

整个课堂流程看起来非常散漫,杂乱无章又似乎都是在围绕着课文里的猫来讲的。

课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慢热,越来越热,学生完全没有了常规课堂的意识,完全不知道老师要干嘛的时候,只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说,反而使得课堂非常的活泼和真实。

特级教师的课堂一反常规课堂抓的所谓重点,从一些被人忽略了的词眼入手,反而更深的挖掘了文章的主题。或许这和常规课堂的最大不同就是:常规课堂的分析会让作者莫名其妙,恼火,而这堂课却更切近作者内心深处所想。

王君讲“在孙权的朋友圈里学有效沟通”。她把初一的文言文《孙权劝学》,巧妙地找了一个与孩子们的人生智慧相契合的切入点,从孙权的劝说艺术切入,将文章分为“上级与下级之间”“同级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英雄和英雄之间的沟通”几个部分,不仅将这篇短小的文章分析的极为透彻,还广证博引,拓展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文言片段,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和人生视野。这就是典型的“将书读厚”,吧。

银川六中美术教室普通老师的语文展示课《我们是怎样度过母亲节的》

教师的导入语很聪明:用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介绍了自己。     整个课堂流程很紧凑,环环相扣,一步一步按照老师的构思顺利完成。老师的教态很自然,对学生的称呼也很亲切可爱。但是课堂还是让我想起昨天王君老师说的一个词:连滚带爬。学生连滚带爬地往前跑,忙于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而无暇停下脚步想一想,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真实的想法。

教师的话语太多,太着急,有些等不及的感觉。课件翻得超快。比如说那个介绍反讽的课件一闪而过,根本来不及看。再比如,回到文本找结论的时候,吧文章分给了不同的小组,这样做固然节省了时间但是也割裂了整体性。并且硬生生地按照老师的意愿将学生的兴趣所在抹杀了。

一般老师上课所犯的常见错误就是不够从容,总觉得有一根弦绷得紧紧的:时间很紧,快点快点快点。这或许也是我们语文老师付出了很多去认真解读文本,却常常得到的最大的反对却是来自于写作者的根源。

中午吃饭在拉面馆,那年轻漂亮的老板娘和每一个顾客都熟稔得像是一家人。学校里出来的每一个孩子,即便是看起来杀马特发型,一脸桀骜的男孩子在她面前都变得那么有礼貌。

六中的老师等饭的空档,正在谈论教学。她一脸绝望地对对坐的教师说:平心而论,我尽职尽责,没有对不起任何孩子,可是这家长,学校这样的处理,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对面说:好好教自己的孩子吧,教人家的孩子出力不讨好,教好咱自己的娃才叫成功……

他们后面的一桌孩子正在谈论班级情感萌动的一对儿孩儿。看起来期中一位当事人就在其中,一群男孩子正在帮他出主意。

吃完饭,因为有网络,我并不想那么快走,询问老板娘,她说:只要你不嫌弃,做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午饭的客人都走了,她的丈夫端着一碗炒面出来给她。我正感慨这丈夫的体贴之时,之间老板娘端着炒面走出门去,原来,他们每天中午都会给外面一个似乎无家可归的人一碗面吃。

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一段中午饭吃出了人生百态。

下午是说课。我阴差阳错,没有找到语文的说课教室,听了一下午的数学英语和物理的说课。换一个角度,换一门学科,收获也是满满。

短暂的一周转瞬即逝,一切还在路上。且行且思吧。



  • 集团微信
  • 辅仁微信

版权所有 © 2019 山东大学辅仁学校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历下区洪山路1234号

咨询电话:58096101

地址:山历下区洪山路1234号  
邮编:250100   
电话:58096101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zy.sdf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