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听150节课
引领师生共享生命成长
“初中埋怨小学,小学埋怨初中,学段割裂现象突出。”郑廷伟说,在听课的过程中,他找到了问题,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贯通中小学,做一所真正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为顶层设计者,他打通了中小学壁垒,从整体角度对9年进行系统规划,并确立了每个学段的培养重点。在他的组织下,中小学教师一起听课、一起评课,在教育教学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从课程方面,学校打造九年一贯制课程,这包含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社会技能课程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等四大课程集群,具有纵向贯通、横向融合、逐级递进的特点。
在分科课程集群的课程开发中,辅仁积极推进“项目化学习”。目前,学校开发成型的项目有几十个,如“牧牛山中草药登山寻宝”“我们的收获节”“亲人小传”等。德育课程也是学校一大特色,贯彻“经历即成长”的德育核心理念,辅仁确立了十大教育主题,开发了一系列活动德育品牌课程。
在学校丰富课程的滋养下,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优异成绩。仅2018年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24人次,省级奖励207人次,特别是2018年学校花样跳绳队获得跳绳世界杯冠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教师培养方面,郑廷伟建设教师多维发展课程,让教师在“教育通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方面全力提升。他还借助国内知名专家带领的课题研究培养学术骨干,以“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微推介”“微光沙龙”等平台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此外,学校实行多元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成长,学校现有齐鲁名师1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山东省教学能手4人。
每天一节数学课
他是孩子们口中的“郑帅”
虽然身为山东省特级教师、济南名师,并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但郑廷伟依然坚持每天上一节数学课。
在山大附中时,孩子们自发地喊他“郑帅”,调任辅仁时,这一昵称也被带了过去。对于这个昵称,他是乐于接受的。在他看来,学校发展的动力首先来自于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自主发展,而自主发展的前提是获得尊重,所以他一直致力于营造“自由、民主、倾听、宽容”的学校文化,将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就人视为一种至高的教育信仰,并使之成为学校师生的价值共识。
基于这一理解,他改变了传统学校的运行机制,实行“学术领导、项目管理、行政服务”。
学术领导强调以行动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和不断创新的保证;项目管理强调学校管理由经验式走向科学化,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行政服务则强调行政工作要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服务。
“辅仁学校的校训是‘养气浩然,为学日新’,我将以立德树人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争取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郑廷伟说。